|
权威解读:《海南省2021年农村户用厕所化粪池防渗漏改造实施方案》日前,省农村厕所革命推进工作小组办公室印发《海南省2021年农村户用厕所化粪池防渗漏改造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对我省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有序推进2021年农村厕所革命工作作出明确规定,现解读如下: 一、出台背景 全省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半年攻坚战以来,农村改厕工作虽取得突破,但由于2019年之前,我省农村厕所建设标准不高,相当部分农户新建厕所化粪池采取第三格自然渗漏方式建设,厕所粪污资源化利用率低的短板突出。根据省卫健委组织排查结果显示,全省渗漏厕所有29.85万座。为妥善解决渗漏厕所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问题,省农村厕所革命推进工作小组办公室于2020年已改造8.1万座,目前尚有21.75万座存量渗漏厕所待改造,计划在2025年前改造完成,2021年先行改造5.05万座,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出台本《实施方案》。 二、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包括总体要求、重点工作、工作要求三大部分内容。其中重点工作包含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合理选择改造模式、严格建设标准、加强农村改水建设工作、同步实施粪污处理、加强验收管理、落实经费保障、做好信息报送八个方面内容。 三、哪些重点区域要优先改造? 《实施方案》明确,一是同步推进厕污一体化治理。鼓励各市县因地制宜探索厕所粪污和生活污水共治理模式。对正在建设或计划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村庄,改厕与生活污水治理要一体化推进,做到同步设计、建设、运营;对已建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但防渗漏改造未完成的村庄,要立即启动改造,做到厕污并联。二是按轻重缓急推进重点区域治理。按照沿海地区、中部山区、火山岩地区的顺序开展改厕工作,优先推进33处供水工程受渗漏厕所影响点、3个优先治理区、11个重点治理区及琼海阳江镇上科村、白沙阜龙乡那查村治理工作。原则上应按轻重缓急推进改厕工作,在完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的村庄和重点区域改厕之后,方可安排其它地区改厕任务。 四、哪些户厕可以纳入防渗漏改造范围? 《实施方案》明确2019年以前建造(改造)、但化粪池不满足防渗防漏要求的农村户用厕所,都可纳入防渗漏改造范围,做到应改尽改。 五、无厕户新建厕所是否可以领取补助? 《实施方案》明确为进一步提升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我们鼓励无厕户、新建农房户配建户内(院内)无害化卫生厕所,新建厕所经验收合格,同样可以领取改厕补助。 六、防渗漏改造有哪些改造模式? 《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就地改造模式、更换化粪池模式、厕污一体化治理模式、集中新建公共化粪池模式、其他模式等5种渗漏厕所改造模式。各市县根据因地制宜、因村因户施策原则,指导农户结合工程造价、施工条件、施工难度等分类选择合适的改造模式。 七、基层如何开展验收管理? 《实施方案》明确乡镇对辖区改厕情况进行逐户自验,验收过程中要拍摄照片,以备查证,并做好验收建档工作,实行竣工一户、验收一户、档案整理一户;市县住房城乡建设和卫生健康(爱卫)部门按总任务的15%进行抽验,抽验数量不足300座的,按300座进行抽验(任务不足300座的全部验收),抽验要覆盖每一个有改厕任务的行政村。若技术力量不足,可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参与实施。 八、改厕补助标准是多少? 《实施方案》明确农村改厕所需补助资金以市县财政投入为主,省级财政按照1000元/座的标准给予适当奖补。各市县结合财力和实际情况,合理、分类制定补助标准。新建厕所任务,原则上一般户每户补助最高不超过5000元,4类重点对象户(建档立卡脱贫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每户补助最高不超过8000元;防渗漏改造任务,原则上每户补助最高不得超过4000元,补助资金可用于提升厕屋质量,对个别改造施工难度较大、成本较高,或采用节水环保厕具等新型环保技术的农户,各市县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补助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