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宁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解读时间:2023-12-06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央关于农业农村发展的系列重要部署,根据《万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万宁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万宁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我局组织起草了《万宁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现将有关起草工作情况说明如下: 一、起草背景和过程 (一)起草背景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十三五”收官和“十四五”谋划,恰逢“两个百年目标”交接、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衔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等重要历史节点,农业农村现代化面临“五期交汇”。“十四五”开始我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但我市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薄弱、乡村产业体系不健全、乡村产业链不完整的问题依然突出。准确把握当前形势,科学研判“十四五”发展趋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围绕自贸港建设要求,认真做好“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编制工作,对全面提升我市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和促进农民生活迈上新台阶具有重要意义。 本《规划》按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高质量服务自贸港(世界一流高水平自贸港、购物天堂、度假天堂、养生天堂)”的总要求,对“十四五”期间我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做出阶段性谋划,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重点,部署重大工程,强化政策保障,引领乡村振兴战略在万宁市的全面推进实施。规划基期为2019年,规划期限为 2021-2025年,远景目标至2035年。 (二)起草过程 2020年下半年,根据海南省农业农村厅、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十三五”农业现代化总结评估和启动“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琼农字〔2020〕144号)要求,以及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我局启动我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编制前期工作。7月我局聘请湖南城市学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作为《规划》编制单位,组织专家团队到我市各镇(区)及相关单位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广泛进行座谈交流,于7月底形成初步调研报告,基本明确了规划的主题、框架、思路等。 二、规划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审议稿分五大板块、九个章节。分别是发展成就和机遇、总体思路和目标、主要任务、专项行动和保障措施。总体框架是:“围绕一个发展目标、打造三条产业带、建设五大任务、实施五大专项行动、强化七大保障”。 (一)发展成就和机遇 主要阐述了“十三五”期间我市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热带高效农业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农村改革、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产业扶贫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同时指出,我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存在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同质化农业产业竞争、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深度不够、城乡之间要素双向合理流动机制不健全、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和能力与城镇差距依然较大等多方面的问题和挑战。分析“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高标准建设自贸港,为我市农业农村现代发展提供了更加可持续的发展动力和发展机遇。 (二)总体思路和目标 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坚持的指导思想,必须遵循以农民为根本、以农业为基础、以文化为灵魂、以体育旅游为引导、以康养为导向五大原则。同时提出了我市农业农村发展总体思路,即一个主题(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两个重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全产业链发展)、四化并进(乡村产业体系化、融合化、品牌化、数字化发展)。我市乡村产业发展定位是着力打造“三带两区”:热带高效乡村产业带、海洋蓝色产业带、乡村休闲旅游态康养产业带、乡村振兴示范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到2025年,打造槟榔、优势特色乡村产业、海洋渔业三个“百亿级”农业产业,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81.26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417元,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实现农业高质高效、农村生态宜居、农民富裕富足的发展目标,并展望了2035年我市农业农村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远景目标。 (三)重点任务 本《规划》的重点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空间,优化乡村产业发展布局,构建万宁市乡村产业、文化、旅游、康养“四位一体”的乡村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重点推进建设四大产业发展任务,即:做稳粮食生猪生产,做强“六大乡村产业链”(槟榔、海洋渔业、东山羊、咖啡、诺丽、沉香产业链),做优“优势特色乡村产业”(冬季蔬菜、热带特色水果和畜禽产业),做亮“新兴产业”(乡村休闲旅游业”和乡村生态康养业),同时明确了四大产业发展任务在全市的布局。本《规划》还提出,我市要顺应乡村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按照重点提升型、人居改善型、特色保护型、撤并重组型四个类别推进乡村建设发展。 (四)专项行动 主要阐述了“十四五”时期实现我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目标的工作途径,实施五大专项行动98项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一是实施乡村产业发展行动,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乡村产业发展体系;二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通过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三是实施深化农村改革行动,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四是实施农村经营主体培育行动,着力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增强创业创新驱动力;五是实施农村土地和产权制度改革与农村公共服务提升行动,壮大发展村集体经济,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 (五)保障措施 提出了推动目标任务完成的保障措施,主要从加强组织领导、坚持规划引领、强化法治保障、动员社会参与、强化项目支撑、抓好绩效评估等七个方面进行阐述。 三、规划亮点与项目稳步落地实施 (一)《规划》编制亮点 在市政府分管领导和市农业农村局的指导、监督与亲自修改下,《规划》编制工作顺利进行,亮点闪烁。 1.《规划》明确了适合万宁市乡村产业发展思路。《规划》编制紧循中央“双循环”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和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依据万宁市的自然禀赋与乡村产业特色与优势,明确了适合万宁市乡村产业发展思路:即一个主题、两个重点、四化并进。一个主题: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两个重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全产业链发展;四化并进:乡村产业体系化、融合化、品牌化、数字化发展。 2.《规划》确立万宁乡村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即打造“三带两区”:热带高效乡村产业带、海洋蓝色产业带、乡村休闲旅游态康养产业带、乡村振兴示范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为把乡村产业体系建设成我市经济的支柱产业奠定了基础。 (二)《规划》项目的稳步落地实施 根据陈月花副市长关于“统筹谋划乡村产业发展项目、与国家乡村振兴政策项目有效对接、促进我市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指示精神,我局及时开展了《规划》编制的乡村振兴项目与国家乡村振兴政策与项目对接工作,积极谋划我市海洋渔业、槟榔产业、东山羊产业、兴隆咖啡产业、休闲渔业等产业与国际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国家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园、国家休闲农业重点县和农业产业强镇等项目对接,推动我市乡村产业的集聚融合发展,构建我市乡村产业发展的新格局:一是我局召开了创建万宁市现代海洋渔业产业园的座谈会,为创建我市现代海洋渔业产业园群策群力,并及时启动编制了《万宁市现代海洋渔业产业园产业发展规划》,为我市海洋渔业优势产业与省级和国家级现代产业园项目对接奠定了基础;二是我局积极商讨、筹划市域休闲渔业(农业)项目,与国家休闲农业重点县项目对接;三是召开了相关咖啡行业的企业、单位、机构座谈会,探讨兴隆咖啡如何复兴品牌、振兴产业,与国家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园对接,实现兴隆咖啡产业的融合发展等;四是槟榔产业探讨创建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 |